一、醫療事故的責任劃分
根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1、完全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賠償全部損失的100%)
2、主要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賠償全部損失的60-90%)
3、次要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賠償全部損失的20-40%)
4、輕微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賠償全部損失不超過10%)
實踐中還存在對等責任:即醫、患雙方各負擔50%。
責任程度的不同,對于賠償數額的影響較大,顯不了過錯程序與承擔責任一致的原則,比原《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確定的只要鑒定為事故不考慮責任程度一律承擔100%賠償的內容較為公正、合情合理。
醫療事故鑒定書中的“主要責任”或“次要責任”抑或“輕微責任”,是對事故原因力的認定,其本來意義是“主要原因”或“此要原因”,只不過醫療行政部門對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處分看來是以原因力作為主要依據,需要如此表述而已。
當然,醫學會的鑒定結論,不是具體行政行為,不能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其結論只是專家證言性質,在人民法院來說僅能起到證據的作用,沒有絕對的約束力,如果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之責任認定有爭議的,如果合議庭認為有必要,可以單獨就責任程度問題(即原因力分析)再提交人民法院法醫室或委托有關專家作出認定。
做手術時為了減輕患者的疼痛感,讓醫生順利做手術,一般會對患者實施麻醉,但打麻醉針是有一定風險的,要對患者進行檢查后才能確定是否實施麻醉,麻醉意外死亡醫院要不要承擔責任?華律網小編整理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慶律師,全日制醫學碩士,博士肄業。從事醫學臨床工作十五年,司法鑒定部門及法院協助工作經歷,主要致力于醫療糾紛及醫事法領域,以精湛的業務能力,在醫事法領域受到肯定。專長領域:醫事法...
在治療疾病的時候患者都希望醫生能夠將自己的疾病治愈,有些患者在治療疾病之前,得到了醫生將疾病治愈的承諾。但治療很長一段時間,自己的疾病還是存在并沒有治愈。那么,說能治好沒治好醫院算不算欺詐?華律網小編詳細告訴你有關知識。
在實踐中,我們很多人可能都會接觸到有關醫療事故防范知道是怎樣的這類的問題,但是因為我們對此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的東西都不是很清楚。對于這一問題,華律網小編整理如下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醫療事故防范知道是怎樣的1、加強領導,規范管理,為防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患者到醫療接受治療的時候,醫生要依據患者的病情因病施藥,所以醫生的專業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確保患者能得到治療,那么醫院開錯藥導致病危醫生要不要承擔責任?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因為醫院誤診的關系,患者的疾病也沒有得到治愈反而變得更加嚴重了。面對醫院誤診方面的問題很多人都覺得它們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帶來相應的后果避免造成各種麻煩。下面華律網小編為你詳細介紹相關知識。
公民出現疾病時一般會到醫院進行治療的,而醫生在診治的過程中,要遵守相關的程序,要做病情進行全面的了解,以免出現診治錯誤,那么醫院治療失誤造成更大損傷追究哪一方的責任?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高慶律師,全日制醫學碩士,博士肄業。從事醫學臨床工作十五...
在現實生活中患者有病時,一般會到醫院治療的,如果病情比較嚴重的,就有可能要住院治療,在住院治療期間,醫院要履行一定的責任,那么醫院患者走失是由歸一方承擔責任?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做手術時為了減輕患者的疼痛感,讓醫生順利做手術,一般會對患者實施麻醉,但打麻醉針是有一定風險的,要對患者進行檢查后才能確定是否實施麻醉,麻醉意外死亡醫院要不要承擔責任?華律網小編整理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在現實生活中公民生病后,除了吃藥外,手術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治療方式,做手術都會有一定風險的,醫生做手術時,要告知患者相應的風險,那么腹腔鏡術后三天死亡怎樣維權?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醫院是我國治療疾病的主要機構,醫院承擔的責任是比較多的,用藥安全是一項責任,那么醫院未盡到藥品質量安全監測責任如何處理?下面就由華律網小編為您整理以下知識,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惑。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患者到醫療接受治療的時候,醫生要依據患者的病情因病施藥,所以醫生的專業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確保患者能得到治療,那么醫院開錯藥導致病危醫生要不要承擔責任?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醫-德對于醫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醫生是沒有醫-德的,一心只想著獲得更大的利益,例如故意開高價藥給患者、故意延遲治療好患者等,那么不負責任延誤救治造成患者死亡的責任有什么?下面由華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