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確認勞動關系存在的輔助證據
1、載有勞動者名字的用人單位下發的各種文件。
如:通知、工作任務單、任命通知書、介紹信、簽到表等,以上文件應有用人單位的公章。
2、勞動者代表用人單位與其他實體或個人簽訂的合同。
“簽約代表”或“代表人”一欄有勞動者作為用人單位代表的簽字,且合同上又有用人單位所蓋公章。
3、與用人單位有業務往來的其他單位留存的相關資料。
如某用人單位的代表,在代表用人單位向有關單位或機關提交申報材料后,到第三方處領取票據時在各種存根處代表用人單位的簽名。
4、錄音、錄像、照片
如勞動者可拍攝其在工作時間在用人單位內上下班的情況,或者其他有關工作方面的錄像也可作為給用人單位提供了勞動的證據。
5、網絡聊天信息
用人單位網頁上的各種公告消息;與用人單位相關人員業務往來的QQ等即時通訊工具聊天記錄,但勞動者實現必須先證明此種即時通訊工具使用者是誰。
6、手機短信往來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協商談判具體事宜時的手機短信也可以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但同樣需要證明手機號的主人身份。
提醒:證據的類型、來源、搜集方法等,都會影響證據的效力。但不論如何,在合法的前提下盡量養成搜集證據的習慣,才能有備無患,在侵權事件發生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事實勞動關系怎么確認?
事實勞動關系:指無書面合同或無有效書面合同形成的勞動雇傭關系以及口頭協議大成的勞動雇傭關系。事實勞動關系的確認需存在雇傭勞動的事實存在。
也就是說,用人單位雖然沒有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但雙方實際履行了勞動法規定的權利義務,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此類勞動爭議發生后,用人單位往往以雙方沒簽訂書面合同為由,否認雙方之間在存在勞動關系,不承擔其義務。但在勞動仲裁和法院判決中,一般來說都會根據證據進行事實勞動關系的確認——上文中所描述的這幾種輔助證據,會在這個確認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事實勞動關系包括以下幾個概念:
1、沒有書面合同形式,通過以口頭協議代替書面勞動合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2、應簽而未簽訂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后不按規定訂立勞動合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以前簽訂過勞動合同,但是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同意勞動者繼續在本單位工作卻沒有與其及時續訂勞動合同而形成的事實延續的勞動關系;
4、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勞動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規定了勞動者的權力、義務條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兼并合同中規定了職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問題,這就有了作為事實勞動關系存在的依據;
5、勞動合同構成要件或者相關條款缺乏或者違法,事實上成為無效合同,但是雙方依照這一合同規定已經建立的勞動關系。
司法實踐中一般參考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2005〕12號)中的規定,即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標準,勞動關系建立:
一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是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是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還有哪些證據可以認定勞動關系?
根據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二條的規定,還有一些證據是可以證明并確認用人單位與勞動的勞動關系的。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以上是由華律網為你整理所得,希望能夠最大程度地解決您的問題合同,問題需要遵循法律途徑解決。另外,華律網提醒您,如果想最大程度維護權益的,華律專業律師能夠幫助到您,同時,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華律律師團隊將熱誠為您服務.
簽訂勞動合同對保護勞動者的權益是非常重要的,是證明勞動關系成立的直接證據,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用人單位不會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民法典中產生勞動關系后什么時候簽訂勞動合同?華律網小編整理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勞動關系是最常見的一種法律關系,勞動合同是認定勞動關系最好的證明,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就需要認定事實勞動關系,而認定事實勞動有關系有時間限制的,那么勞動關系認定超過時效如何處理?華律網小編整理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對于勞務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內容,最近很多人很困惑,一直在咨詢小編,今天華律網小編針對該問題,梳理了以下內容,希望可以幫您答疑解惑。
河北是我國十分重要的城市,由于緊靠北京,工作機會十分的多,相應的勞動糾紛也就更多了,所以,出現糾紛的時候勞動關系的認定就十分的重要了,合法的認定有助于雙方實現自己的合法權益。下面就由華律網的小編為大家介紹河北勞動關系怎么認定。
在很多時候,企業和員工之間是會存在勞動關系的,有的企業和公司是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但是有的公司就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那么企業公司之間的勞動關系有哪些表現形式?下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華律網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勞動爭議也層出不窮,其中涉及到很多程序方面的問題,如勞動仲裁與起訴的先后順序,還包括如果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后,由誰承擔舉證責任,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解答,希望以下內容對讀者有所幫助。
我們知道作為勞動者應聘的時候一般都是會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樣才能使自身的權益不受侵犯。那么對于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關于這個問題,下面就由華律網小編為大家解釋一下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于大家有幫助。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后,如果出現傷殘的,應該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確定傷殘的等級,那么工傷八級傷殘必須解除勞動關系嗎?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識對讀者有所幫助。
在社會實踐中,一個勞動者為企業提供勞動服務時,一般來說包括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兩種,其在我國法律中具有不同的規定。那么究竟如何判斷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由華律網小編為大家進行的相應的解答吧。
有些公司的員工在工作中受傷了,但他并沒有跟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只是公司的臨時工之一。對此在員工受傷后,公司不確定是否要帶他去做工傷認定,擔心這種情況不屬于工傷內范疇,那工傷認定必須要有勞動關系嗎?華律網小編為你講解這方面知識。
我們知道職工入職的時候一般都是會簽訂相關的勞動合同,但是很多時候因為職工的一些行為導致單位直接解除與其的勞動關系,那么可以直接單方面解除的嗎?下面就由華律網小編為大家解釋一下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于大家有幫助。
現在是法治社會,法律是指南針,也是尺子,它為我們設定行為準則,也為我們明確行為方向,在法律意識越來越強的現今,你是否也對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有疑問呢?下面就跟華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