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征用程序
根據法律法規規定,目前我國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程序簡單扼要地有以下步驟:
第一步農用地轉用、征用土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因此,用地單位在初步選定某農用地為建設用地后,應首先向國土資源局、建設部門、規劃部門咨詢是否符合該農用地的各項規劃。
第二步確認該農用地可以用于建設,再根據建設部門的要求,進行和編制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向建設部門提交用地申請,建設部門審查符合的,頒發建設項目的《選址意見書》。用地單位應按規定繳納選址規費。
第三步用地單位持該《選址意見書》向同級國土資源局提出用地預審申請,由該國土資源局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書》。
第四步用地單位憑《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書》向建設部門、環保局等辦理立項、規劃、環保許可等手續,并繳納各項審批費用;
第五步用地單位再持以上審批文件,向原預審的國土資源局提出項目用地的正式申請。
第六步國土資源局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擬定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分不同類型,經各級人民政府審批。
第七步由國土資源局具體負責對該農用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進行征用,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按征地程序辦理征地手續。
第八步國土資源局根據批準的供地方案,在征地的補償、安置補助完成后,向用地單位發出批準用地文件和《建設用地批準書》,被征地單位應在規定的期限內交出土地。
第九步被征用單位交出土地后,該土地即成為國有土地,由國土資源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出讓供地)或向土地使用者核發劃撥決定書(劃撥供地)。用地單位按約定繳納出讓費用。
第十步簽訂出讓合同并按約定繳納費用后,用地單位才真正獲得該土地的使用權,用地單位即可辦理建設項目的相關審批手續予以施工建設。
第十一步如用地單位欲轉讓該土地使用權,必須符合國家關于已出讓土地轉讓的規定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約定。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時,不得改變規定的規劃設計條件。以轉讓方式取得建設用地后,轉讓的受讓人應當持《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轉讓地塊原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向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換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物權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被征收的土地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征收土地,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征地審批權和農用地轉用審批權由國務院和省兩級政府審批,國務院對“基本農田、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履行審批手續。我國土地征收程序分為四個階段:建設單位申請、擬定補償方案、政府核準方案、撥付發證。根據《征用土地公告辦法》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征用土地公告,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應當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組內以書面形式公告。征用土地方案公告下列內容:
一、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和批準用途;
二、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和面積;
三、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途徑;
四、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為單位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本集體經濟組織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類、面積,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種類、數量,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數量;
二、土地補償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三、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四、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
五、農業人員的具體安置途徑;
六、其他有關征地補償、安置的具體措施。土地征收補償方案公布以后,有關市、縣政府土地主管部門應當認真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對土地征收補償方案的意見和建議,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
依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對土地進行征收的時候,就需要對被征收的土地進行調查,而調查被征收的土地是有一定程序的,要符合法律的規定,那么土地征收調查確認程序不規范怎樣救濟的?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對國有土地上的房屋進行征收時,就需要對被征收人進行經濟補償的,而進行征收之前,征收人需要啟動征收補償程序,按法定的程序進行征收,那么房屋征收與補償程序怎樣啟動?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房屋是我國公民非常重要的財產,對公民合法的房屋進行征收拆遷的,是需要對被拆遷人進行經濟補償的,房與征收拆遷是有一定程序的,那么房屋征收是不是必須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國家在公共利益需要的情況下,是可以對農村集體土地進行征收的,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是有一定程序的,征收部門不得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征收土地,那么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步驟是怎樣的?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對國有土地上的房屋進行征收拆遷時,是有一定征收拆遷程序的,程序要符合法律的規定,如果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房屋征收拆遷是不受保護的,那么怎樣判斷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程序是否合法?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在現實生活中,房屋和土地的征收是非常常見的行為,并且征收是需要符合法律程序的。那么,房屋和土地的征收程序一樣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大家進行相應的解答,以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以下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當前社會中,征地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地通常要經過法定的程序,并且是需要給予被征地的人一定的經濟補償的。那么,已征收的土地權屬歸誰?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大家進行相應的解答,以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以下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展,土地征收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隨之帶來的違法拆遷、暴力拆遷等一系列問題也困擾著廣大讀者們。面對相關部門的違法違規征收,我們尋求行政救濟的時候是否應該復議前置呢?華律網的小編將為您解答這一法律問題。
農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是歸農村經濟集體所有的,而國家在公共利益需要的情況下,如進行工程建議等,可以對土地進行征收,那么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被征地農民享有怎樣的權利?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農村集體土地是歸全體村民所有的,征收集體土地時要制度征收補償協議的,由征收人與被征收人簽訂,那么農村土地征收補償內容有什么??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識對讀者有所幫助。
在現實生活當中,會出現拆遷補償糾紛,為了解決糾紛,維護自己的權利,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進行維權,申請和參加聽證就是其中的一種維權方式。那么,征地拆遷中,被征收人如何申請聽證?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大家進行相應的解答,以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以下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土地一直是屬于國家所有,我們只是擁有土地的使用權,同時對于征收土地除了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外,還需要給予一定的補償,那么代征地所有權包括什么內容呢?下面,華律網小編將針對這個問題做出詳細解答。希望能夠解開大家的疑惑,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